在子公司南嶺澳瑞凱連虧四年后,南嶺民爆(002096,SZ)準備甩掉這個業績“包袱”。
7月4日,南嶺民爆發布公告,擬以1元出售所持湖南南嶺澳瑞凱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嶺澳瑞凱)49%的全部股權,受讓方為持有南嶺澳瑞凱51%股權的另一股東Orica Europe Management GmbH(澳瑞凱歐洲管理公司,以下簡稱澳瑞凱歐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南嶺民爆上市之初就積極布局國際合作。2008年,南嶺民爆和澳瑞凱歐洲合資成立南嶺澳瑞凱,主要建設一條年產4000萬發導爆管雷管和15000萬米塑料導爆管生產規模的爆破器材生產線。
然而,項目建成投產后,南嶺澳瑞凱卻連續4年虧損。期間南嶺民爆曾通過兩次增資并提供委托貸款,試圖填補南嶺澳瑞凱資金缺口,仍無濟于事。
澳瑞凱歐洲接盤
南嶺民爆公告顯示,公司通過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將所持有的南嶺澳瑞凱49%的股權以不低于經湖南省國資委備案的評估值或1元人民幣兩者之間的孰高者進行公開掛牌轉讓。目前,南嶺民爆已與受讓方澳瑞凱歐洲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成交價格為人民幣1元。
據了解,澳瑞凱歐洲由澳大利亞澳瑞凱公司全資控股,后者為國際大型起爆器材生產商;2008年9月,南嶺民爆和澳瑞凱歐洲分別出資539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9%)和5610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51%),共同設立南嶺澳瑞凱;本次交易完成后,澳瑞凱歐洲將持有南嶺澳瑞凱100%股權。
南嶺民爆稱,南嶺澳瑞凱已嚴重虧損,資不抵債。將經營效益差、投資回報弱的項目出售,不僅避免了南嶺澳瑞凱破產清算,還能夠追回委托貸款本息,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歷年年報發現,2014年至2017年,南嶺澳瑞凱分別實現凈利潤虧損1572.31萬元、虧損1.05億元、虧損1.17億元和虧損3125.80萬元;截至2017年末,南嶺澳瑞凱凈資產為負7932.84萬元。
南嶺民爆還表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南嶺民爆通過銀行委托貸款方式對南嶺澳瑞凱提供的貸款本金共計人民幣5390萬元,未償利息為人民幣153.61萬元,澳瑞凱歐洲須確保南嶺澳瑞凱按要求償還上述債務。
競爭加劇致四年連虧
南嶺澳瑞凱成立之初,就肩負著為南嶺民爆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起爆器材生產技術的重任。在澳瑞凱歐洲先進的導爆管雷管專有技術支持下,南嶺澳瑞凱主要在湖南平江伍市鎮工業發展區建設一條年產4000萬發電雷管和年產塑料導爆管15000萬米生產規模的生產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生產線自2009年開工以來,建設十分緩慢,預計2010年9月完成的項目拖延到2014年底才正式竣工。更甚的是,該生產線似乎遭遇“見光死”,自投入營運起,就從未為南嶺澳瑞凱創造過一分利潤,反而成為累贅。
2014年至2016年,南嶺民爆按權益法計算獲得南嶺澳瑞凱投資損益分別為負770.43萬元、負5133.46萬元和負3389.24萬元。
盡管南嶺民爆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向南嶺澳瑞凱增資3920萬元和2450萬元,并在2014年9月開始,以自有資金通過銀行向南嶺澳瑞凱提供委托貸款8624萬元(實際放款5390萬元),試圖改善其經營情況,然而,南嶺澳瑞凱仍是“扶不起的阿斗”。
南嶺民爆曾在回復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時表示,南嶺澳瑞凱生產線投產之時恰逢國內民爆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南嶺澳瑞凱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絕大部分設備處于停滯狀態,經營連年嚴重虧損。
據工信部發布的《民用爆炸物品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受煤炭、鋼鐵、水泥下行壓力影響,與2013年峰值相比,2015年工業炸藥產量減少70萬噸,下降16%,工業雷管產量減少5.4億發,下降29.9%。
此外,南嶺民爆還表示,南嶺澳瑞凱生產線投資大,采用的工藝、技術、材料與國內企業有較大的區別,在市場嚴重萎縮的情況下,無法和國內雷管生產企業進行市場競爭,導致南嶺澳瑞凱雷管銷售拓展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