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榨豆漿被曝有“毒” 常溫放6小時菌落增10倍
鮮榨豆漿放4小時 就別給考生喝了
實驗顯示,半小時后常溫下菌落為冷藏時6倍;常溫放置6小時,豆漿中菌落總數增加近10倍
新京報訊 眼看高考和中考的日子要到了,家長們都想著怎么給考生加強營養,甚至有的家長一大早起床榨好鮮豆漿,等著孩子起床后喝。然而,有傳言稱,“豆漿放半小時以上不能喝”,情況到底怎樣?
新京報記者在北京一家食品安全一級實驗室,請實驗人員模擬家中環境用豆漿機鮮榨豆漿,并測試在不同時間節點,在常溫條件下和冷藏條件下,豆漿的菌落數量。
實驗結果顯示,鮮榨豆漿在常溫下放置,半小時后菌落數量為210cfu/ml,2小時后為255cfu/ml,4小時后增長速度加快,到了6小時后飆升到2070cfu/ml。
相比于常溫下,冷藏的鮮榨豆漿滋生的菌落數量明顯較少。冷藏6小時后的豆漿菌落數量與常溫下放置1小時后的豆漿中菌落數量相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指出,如果把鮮榨豆漿在室溫下敞開放置,在慢慢冷卻的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就會進入豆漿中滋生。
她建議,夏天做了鮮榨豆漿,最好現榨現喝。如果怕燙,可以用速冷容器迅速冷卻豆漿,或者在豆漿冷卻后,放在冰箱里密封保存,以防變質。
- 實驗
實驗樣品:取10份鮮榨豆漿樣品,分別在常溫條件下和冰箱冷藏條件下放置,檢測豆漿中菌落的增長量。
實驗地點:北京一家食品安全一級實驗室。
實驗1
常溫放6小時 菌落增近十倍
實驗過程:稱取5份
每個稀釋度做兩個平皿。同時,分別吸取1mL空白稀釋液加入兩個無菌平皿內作空白對照。將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傾注平皿,待瓊脂凝固后,將平板翻轉,培養24小時以上。用肉眼觀察菌落數量,記錄稀釋倍數和相應的菌落數量。同時,每個稀釋度的菌落數,采用兩個平板的平均數。
實驗結果:常溫條件下放置的鮮榨豆漿,菌落總數半小時后為210cfu/ml;1小時后為230cfu/ml;2小時后:255cfu/ml;4小時后:300cfu/ml;6小時后,增長到2070cfu/ml。
實驗分析:常溫下的鮮榨豆漿,菌落總數呈規律性的遞增趨勢。在常溫下放置6小時后,鮮榨豆漿中滋生的菌落總數是放置半小時后的10倍左右。
實驗2
冷藏6小時細菌=常溫下1小時
實驗過程:稱取5份
按照上述方法,稱取
實驗結果:冷藏條件下放置的鮮榨豆漿,菌落總數半小時后為35cfu/ml;1小時后為45cfu/ml;2小時后為60cfu/ml;4小時后為215cfu/ml;6小時后為230cfu/ml。
實驗分析:冷藏條件下的鮮榨豆漿,菌落總數明顯少于常溫條件下。6小時后的菌落總數為230cfu/g,與常溫下放置1小時后的豆漿中菌落數量相同。
- 說法
菌落高說明食物可能變質
依據國家強制標準,果(蔬)汁及果(蔬)汁飲料產品的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cfu/ml,超過國家標準規定可判斷為不合格。那么,在實驗中,常溫條件下僅半小時后鮮榨豆漿中菌落總數就達到210cfu/ml,是不是已超標?
某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專家表示,鮮榨豆漿屬于鮮榨裸露放置的食物,與瓶裝飲料等包裝好的食品不同,不建議參考包裝飲品的菌落限定標準。但是,國標是針對瓶裝飲料,本身就要求生產工廠為無菌環境,市民在家中榨豆漿時很難做到無菌,就更應該避免鮮榨豆漿在存放過程中的細菌滋生。
她表示,菌落總數只能反映衛生狀況,不反映安全狀況,但菌落很高說明食物很可能變質不新鮮了,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影響健康。
鮮榨豆漿最好冷卻后就喝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豆漿是高蛋白質的食品,天熱時很容易變質。如果把鮮榨豆漿在室溫下敞開放置,慢慢冷卻的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就會進入豆漿中滋生,同時容器表面附著的細菌也會在豆漿中安營扎寨。
夏天做了鮮榨的豆漿,最好現榨現喝,或是冷卻后就在冰箱里密封保存。朱毅建議,剛榨好的豆漿比較燙,可以用速冷容器盛放豆漿,讓豆漿冷卻。
- 高考前的“食物謠言”
吃魚油長腦細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
多吃葷菜補能量?
范志紅介紹,壓力越大,就越需要吃清淡簡單的食物。對于精神壓力大、腦力勞動負擔沉重的人來說,給消化系統帶來壓力較大的魚肉,吃太多絕對不是什么好事。建議考生主食總量下降,適當增加全谷、薯類的比例。
吃甜食可減壓?
范志紅說,考生應盡量少吃各種甜食、甜飲料和含香精色素的加工食品。因為其中的香精、色素、磷酸鹽等成分可能對情緒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應增加蔬菜供應量,特別是各種綠葉蔬菜,對平緩情緒和穩定血糖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