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3月4日訊 大河網-大河報報道: 著力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加快實施以“暢通鄭州”工程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昨天,鄭州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11年將為民辦好的“十大實事”。鄭州市政府辦公廳還將印制“十大實事”宣傳手冊,向全市城鄉群眾免費發放,同時公布實事的主辦單位、協辦單位以及聯系電話,以便接受群眾的咨詢和監督。
【十大實事的內容摘要如下】:
實事1
關鍵詞:就業再就業
2011年,鄭州市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億元。完成創業培訓5500人、再就業培訓3萬人、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實事2
關鍵詞:社會保障和救助
支持市疾控中心、市八院、市九院和二七區精神病防治醫院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各縣(市)區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等業務。
對城鄉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和農村五保對象實施大病救助,不設起付線,不限定病種。經城鎮醫保或新農合報銷后,住院治療個人負擔部分,城鄉低保對象給予50%的救助,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對象給予100%的救助,農村五保分散供養對象給予80%的救助;對于不適合或無力住院治療的,門診費用及憑門診處方購買藥品的費用,個人負擔部分給予50%的救助。每項救助的封頂線為每人每年1萬元。
實事3
關鍵詞:居民生活水平
大力實施“菜籃子”工程,新建蔬菜批發市場3個、農貿市場15個,增設蔬菜早市23個,新建、改建社區便利店239家,新增流動餐車735個。
實事4
關鍵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積極構建快速路系統,繼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二期建設,新購置公交車500輛,新開通公交線路20條。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主汛期前改造完成市區積水點37處。市區新建公廁100個。
實事5
關鍵詞:教育
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市區新增優質中小學招生學位1.4萬個。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7所,民辦幼兒園達標升級600家以上。
實事6
關鍵詞:醫療衛生
實施優質醫療資源倍增工程,新建、改擴建市二院、市三院、市九院、市十院、市兒童醫院、鄭州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保健中心等6所醫院。
新增片醫負責制單位6個,今年為全市32所鄉鎮衛生院各培訓1名中醫師、中藥師。
實事7
關鍵詞: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全市新建、改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00個、農村文化大院200個,新建農家書屋750個。為全市所有行政村每月各免費放映1場電影。開展送舞臺藝術進鄉村、進社區活動,免費演出戲曲(劇)1000場。更新、維修健身器材3000件。
實事8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
全市籌集公共租賃住房65萬平方米以上。新開工建設廉租住房17萬平方米,竣工13萬平方米;將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標準提高到每月每平方米8元,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并申請租賃補貼的家庭實現“應保盡保”。市區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65萬平方米,竣工110萬平方米。
實事9
關鍵詞:生態環保
市區新增綠地500萬平方米,新植喬木50萬株;在省博物館原址(人民路與金水路交叉口)規劃建設綠地公園。
完成東風渠上游、潮河上游、賈魯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進常(莊)西(流)湖生態公園建設。
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8%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達到85%以上。
實事10
關鍵詞:公共安全和社會管理
為全市食品藥品稽查隊伍配備48套食品快速檢驗箱,為市區7個分局配備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設備,為全市1920個學校食堂配備留樣柜。
繼續升級整合現有視頻監控資源,在全市中小學校和市區1200個居民小區(樓院)、120條背街小巷和市區公交站點、廣場游園等公共場所安裝技防設施,在出入市口和治安重點區域建立車輛、行人視頻信息采集系統。